2021年高考终于落下帷幕
除了等待分数和填报志愿外
如何“放松”不“放纵”地度过这个假期
为青春留下一段充实美好的回忆呢?

连续上网、日夜颠倒、疯吃疯玩、熬夜追剧或无所事事倒头大睡……这大概是最近几天大部分毕业生高考后的真实生活写照。有两位同学对自己有明确的规划:“我想在忙完其他事的基础上学一门乐器,在大学生活里增加社交资本。同时趁现在时间富裕、压力较小的情况下考个驾照,我在上大学前就能掌握一门驾驶技能。”“暑假兼职打工不但能在假期赚取一部分收入作为学费,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也能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
试谈自理能力,家庭无疑是不错的锻炼方式。引导孩子放假在家适当帮助父母料理家务,让孩子从受惠者切换到付出者;思想教育同样潜移默化在孩子脑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论语》,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成为老师了。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道理。高考后的暑假坚持自己动手洗衣服,闲暇时间帮父母做家务是很好的历练;一个意义非凡的假期,如果坚持目标导向的针对性学习,一定是最好的锻炼与成长。高考后的这个暑假,对学生而言,应该是学生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一个暑假,理应具有仪式感,需要诚敬对待,给自己的人生留下精彩的一页。不妨做个短暂的旅行计划,来一次放飞心灵的心意之旅,换个空间换个思维,给心灵来一次不一样的实景阅读。于此同时需要静下心来,重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做好未来的专业选择规划,并提前为之铺垫努力。
这个极具承接意义的暑假,
是连接人生精彩绽放的桥梁,
要夯实基础、扎实根基;
未来是你、自信如你;
赢在未来、不负韶华!
今日推荐
《学以为己,心灵自由》

讲座简介:
“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知识的抵达,而是心灵的抵达。”——李培根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 “
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马克思
主讲人简介:
李培根,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863专家委员会成员,CSME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被华科大学生尊称为“根叔”。2010届毕业典礼上演讲《记忆》打动了无数学子的心,并在网上引起热烈讨论。
高考结束
也许你正欢欣鼓舞终于脱离苦海
不用看书、不用早起
但以下“新华网”整理的
高考后才知道的9个真相
也许会给你不一样的领悟
高考并不是终点
而是人生新的起点
在未来的日子里
你会经历很多次
像高考一样重要的瞬间
每到这时
或许你会感谢人生中
这段特殊的旅程
是它教会你
在面对困难时要拼尽全力
是它让你明白
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
必须要不畏艰险
无惧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