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古代,“凭”啥?

发布时间:Apr 4, 2025 | 作者:


最新文物资讯

就在“文物陕西”

点亮星标!即刻获取更多信息



现代人的日常出行

离不开身份证、工作证等各类凭证

那么

在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的古代

调兵遣将、人员流动

“凭”

图片

历史进程中,随着社会结构和管理方式的变化,古人对于身份验证的需求也在不断演进。调兵遣将的“虎符”、出入宫禁的“鱼符”,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凭证信物,经历了漫长发展后才有了如今的各类数字ID凭证。现代社会科技通讯手段发达,但古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们在跨区域行动,比如军事行动和人员流动时,何以为凭?


值得一提的是,最早的信物凭证的出现与发展,与陕西息息相关。


图片


1

 姜子牙是发明信物凭证工具的“鼻祖”


能证明持有人身份的唯一凭证信物,古已有之。中国古代并没有身份证,但有与身份证功能相似的物件——符牌。

相较而言,符牌侧重于表明身份,与身份证只是形式相近,本质却大不相同。这些符牌所证明的并不是某一个体的身份,而是某一阶层的权力,手握符牌的不是“有身份证”的人,而是“有身份”的人

相传,符的发明者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姜子牙。符和阴书是他发明的中国最早的密码,在春秋战国时期被普遍使用。

图片
宝鸡姜子牙钓鱼台风景区

作为中国古代信物认证工具的开创者之一,姜子牙发明的虎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意义非凡,但其功能和使用范围与现代身份证却有本质区别

据《太公六韬》所载,符的使用较简单,使用时双方各执一半,以验对方身份真假,比如“见符即见君”的虎符以及阴符。

“虎符”,是传达命令、调遣兵将的信物。而阴符,是一套尺寸不等、形状各异的符号,共8种,每种长度代表一种信息。

图片

◐金虎符

西安博物院藏


诸如虎符、阴符等,其贡献更多体现在军事及情报领域,而不在身份管理方面。

早期的虎符虽然只是权力的象征,但它本身具有的验证功能,已经使其具备了身份证的影子。


图片

◐杜虎符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2

 最早的“身份证”是商鞅发明的


真正称得上是“身份证”发明者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商鞅。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唯一一个全民持有“身份证”的国家。这正是因为商鞅在实施变法时,为保证律法的执行度并规范户籍制度,而发明的能确认百姓身份的证明——“照身帖”

图片
◐照身帖示意图
图源 / 央视新闻

这是一项极具创新意义的改革措施,而“照身帖”是可考的出现最早的身份证明。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为了加强人口管理和治安防控,下令制作“照身帖”,作为身份证明文件上面详细记录了个人的姓名、籍贯、外貌特征等信息。


律法严令,每一个秦国人都必须持有“照身帖”。


图片
◐二千多年前的里耶秦简中,有24枚关于秦朝行政制度中户籍登记档案的简牍,其中有一片残简很像现代的身份证。 
图源 / 央视频

图片
◐当时的“身份证”是用文字来描述样貌的,图中秦简记录了邯郸韩审里的男子吴骚,文字内容显示他的皮肤有些黄,还有椭圆形的脸,身高一米七左右。

“照身帖”由官府发放,是一块打磨光滑细密的竹板,上面刻有持有人的头像和籍贯、职业、姓名等信息,并盖有公章。除了详细的家庭住址和编号、防伪措施等细节之外,与现代身份证高度相似,可谓现代身份证的雏形


与现代住宿会使用身份证进行登记一样,秦国百姓出行或投宿也必须出示“照身帖”,否则旅店皆不得留宿,关口亦不得放行。而没有的人会被当作是非法黑户或间谍,无人敢收留,以免被牵连犯下包庇连坐之罪。


图片
◐“栎阳”“宫”陶文

图片
◐栎阳城遗址考古保护展示厅(一期)

秦汉栎阳城遗址,位于西安市阎良区东部的石川河畔。据文献记载栎阳北依荆山、南眺渭水,这里出土了口沿上有“栎阳”及“宫”字陶文的陶壶,提示栎阳三号古城即为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发生地。这里曾三次建都,被誉为中国的改革之都、法治之都、诚信之都。2001年,栎阳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成功入选“2017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及“2022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


3

 身份证进化史上还有武则天的一笔


隋唐时期,朝廷发给官员的是类似工作证的鱼符,其上刻有官职等字样,分左右两半,左符放在皇宫内廷,右符由本人随身携带,这样可以验证其人真伪。

鱼符相关内容可点击链接

穿越唐朝,你能凭动物“密码”进宫吗?》


图片

图片

图片

◐杨全节鱼符及其拓片


现代,跟“龟”沾边的词不大受欢迎,但在唐代它有着吉祥寓意,甚至不少人的名字中都带有它。

比如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作《江南逢李龟年》之中的“李龟年”,正是唐代的著名音乐家。


这是因为武则天上位后,将鱼符改为了龟符。之所以用龟,是因为龟在古代是神兽玄武的象征,且与“武”字互相对应。


图片
图源 / 央视新闻


图片
 ◐《长安三万里》李龟年海报

不过龟符不是人人都有,而是根据官员品级不同分铜、银、金等不同材质, 够资格持有金龟符的,往往是亲王或三品以上官员。


当时姑娘要是嫁到这些人家自然是大富大贵,于是“金龟婿”的典故也就此流传开来。


龟符只在武周时期使用,武则天去世后,大唐重新取代周朝,龟符再度被鱼符取代。


4

 宋元明清各有特点


时间发展至宋元明清时,符发展成了腰牌和牙牌,有金属、象牙、兽骨、木材等不同材质。


图片
◐西夏铜符牌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铜符牌径5.6厘米,其上有一可悬挂的方形突起,正面阴刻西夏文“防守待命”,背面阴刻五个西夏文字,应为人名。现已发现传世的西夏符牌可分为信牌、守御牌、为宿卫牌、装饰牌等四类,这枚铜符牌为守御牌,是西夏军营守御者的信物标识,或为防守军营的名牌。

宋朝时鱼符被废除但保留了鱼袋,苏东坡便曾被赐以银色鱼袋,此外出入宫廷的官员的凭证变成了腰牌。


明朝时腰牌也叫做“牙牌”,上面刻有持牌人的姓名、职务、履历以及所在衙门,与现代的卡片式身份证已非常接近。


按照明朝律令,“牙牌”只限持牌者本人使用,严禁将其借给他人,《明会典》规定:“有牌不带、无牌辄入者杖八十,借者及借与者杖一百。”


“凡文武朝参官、锦衣卫当驾官,亦领牙牌,以防奸伪,洪武十一年始也。其制,以象牙为之,刻官职于上。不佩则门者却之,私相借者论如律。牙牌字号,公、侯、伯以勋字,驸马都尉以亲字,文官以文字,武官以武字,教坊官以乐字,入内官以官字。”

——《明史·舆服志》


清朝时腰牌上的信息更为详细具体,在姓名官衔等信息之外还会标记持有者的面部特征,注明其身份证的用途,防止被人冒用。

除了没有现代摄像及指纹技术外,身份信息堪称全面。

图片

图片
图源 / 云书网

* 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物陕西”微信公众号 *

  ·  文   物   陕  西 · 

采  编 | 段  杨
审  核 | 屹  夫

MORE
更多精彩
图片招聘
图片“希腊酒神”成了一名“长安漂”,真是醉了
图片王子今 | “秦岭”名义说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