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从文物里看“她”
发布时间:Mar 14, 2025 | 作者:
今天说到现代女性时 我们习惯用时间画出一道鸿沟 默认古今殊途 “现代女性”一定只活在现代吗? 翻开历史的扉页 你会发现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名字与身影 早已写下答案 无论是神话传说中的长生女神西王母 还是嵌错在铜壶上的先秦采桑女 抑或是挂帅出征的佘太君…… 她们从未困守后宅方寸 而在神坛、市井与战场间 活出了超越时代的千百种可能 从抟土造人的创世神女娲 到广寒清辉中的月宫仙子嫦娥 女性神祇的身影 补全了中华文明最初的信仰图景 她们不是高悬九天的冰冷符号 而是烟火人间的守护者 定格在画像砖上的长生女神 褪去了《山海经》中“豹尾虎齿”的原始野性 化作手握不死药、庇佑众生的母神 见证汉代时人对生命永恒的朴素祈愿 西王母画像砖 东汉 四川博物院藏 西王母执掌众生对永生的向往 九天玄女则守护亡者的安宁与生者的吉祥 展柜里的人首鸡身俑 即是“玄鸟化身”的九天玄女形象 起镇墓辟邪之用 青釉人首鸡身俑 唐 四川博物院藏 凡人修炼成仙的“寿仙娘娘”麻姑 司掌健康、平安 清人笔下的麻姑,手持灵芝缓步走来 衣袂间流转的不仅是仙气 亦是世人对现世安康的殷切期盼 张应清·麻姑采药图轴 清 四川博物院藏 编织云霞的织女 既是传诵千年的浪漫化身 又是“衣被天下”的纺织守护神 她手中穿梭的星光 终落为凡世女子指尖的丝缕 缂丝牛郎织女 清 四川博物院藏 从仙界转回人间 悠悠岁月中,不同身份、地位的万千女性 在各自所属时空 用双手编织出真实可触的温度 以劳作、创造、养育、经营生计与诗意栖居 书写着同样瑰丽的历史诗篇 而历史,也以自己的方式 定格了无数动人场景 先秦采桑女素手摘叶的纤影 嵌刻在铜壶上 水陆攻战纹铜壶及线描图 战国 四川博物院藏 东汉乐女扬袖起舞的翩跹 印刻于一方砖石间 盘舞杂技画像砖 东汉 四川博物院藏 酒娘执勺沽酒的爽利 揉入陶土的肌理中 酿酒画像砖 东汉 四川博物院藏 母亲含笑哺婴的温情 烙印在陶土的褶皱上 陶哺乳俑 东汉 四川博物院藏 三国女子满载而归的惬意满足 凝驻于陶俑的憨拙里 提鱼俑 三国 四川博物院藏 侍女托盘献食的带笑面庞 存留在陶土的粗粝里 托盘献食俑 三国 四川博物院藏 簪花仕女持花的曼妙身姿 落在泛黄的卷轴上 张大千持花仕女图轴 现代 四川博物院藏 唐人捶打白练的干练利落 随木杵声声印入丝帛 蜀绣捣练图局部 现代 四川博物院藏 光阴流转 她们的身影依旧鲜活如初…… 历史的笔触从不曾将女性囿于单一角色 或在典籍中、或于光阴里 那些突破时代桎梏的身影 如同暗夜星辰 以勇气照亮另一种可能 商代女战神妇好 统领万人军队征战,战功赫赫 她是王后,是母亲,是将军 更是被镌刻在甲骨文上的不朽传奇 大明女将秦良玉,执干戈以卫社稷 成为中国古代唯一 作为王朝名将单独列传的女军侯 佘太君原型折太君,善骑射,通将略 “尝佐业立战功”,青史留名 佘太君皮灯影 清 四川博物院藏 她们以铠甲换罗裙 用热血与赤胆书写了一出 “女子亦可执掌乾坤”的礼赞 女性江湖里 有沙场点兵、金戈铁马的巾帼英雄 亦不乏以笔为剑、以墨寄情的才女 丹青纸砚间 女性艺术家以敏感之心观照世界 用诗画构建精神的桃源 女中侠柳如是 博考群籍,能书善画 风流不肯坠人后 一株老梅便是她对抗浊世的宣言 柳如是·梅花扇面 明 四川博物院藏 奇女子李因 一生耽于诗文、书画创作 凭一笔写意花鸟纵横画坛 李因·花鸟扇面 明 四川博物院藏 闺塾师黄媛介 以才谋生,巡游各地 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抒写世界 黄媛介·山水图扇面 明 四川博物院藏 望族女吴绡 工诗善画,不慕荣华 孤燕海棠尽显文人风骨…… 吴绡·孤燕海棠扇面 明 四川博物院藏 在眼前的文物中,也在历史的片段里 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的她们 以不可撼动的姿态矗立 你看,女性生来就有无限可能 (注:文中部分文物不在展,观展前可先行查阅展览信息) 【有奖互动】 快来留言区告诉我们 你心中/身边的“她力量” 除了留言点赞最高1、2位的粉丝外 我们还会随机抽取一位粉丝 送出精美文创礼品1份 点赞排名截至3月12日16:00 推荐阅读 看展|当用关键词打开马可·波罗眼中的寰宇东西(活动+福利继续) 关于马可·波罗的6个冷知识,你可能都不知道……(内有活动+福利) 责编:刘骐恺 终审:谢丹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