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好书推荐 | 电影《我的姐姐》爆火,8亿票房背后是什么在做支撑?

发布时间:Jun 11, 2021 | 作者:荥经县公共图书馆


image.png

《我的姐姐》成为四月电影中的黑马,票房已突破八亿,直逼十亿,在网络上引起了评论热潮。

“重男轻女、独生子女、二胎、原生家庭”,种种因素交织下,选择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是选择坚持多年的理想,这是安然的难题,也是电影给大家提出的难题。

近代百年来,中国社会的数次转型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使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从家庭中解放,走入工厂、走入职场,成为了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但中国的社会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许多旧式的思想观念并没有完全祛除,社会对女性的定位和认知存在滞后性,传统的女性观依然存在。现代社会中,女性的确得到了部分解放,但承担的角色似乎也越来越多,工作、家务、生育、培养子女,女性的任务不减反增,而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我的姐姐》正是将这些社会问题投影在了萤幕之上,以小问题切入社会痛点,而这可能也是电影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的姐姐》的故事开始于计划生育时代。
安然的父母深受重男轻女观念影响,两人为了要有一个男孩,强行让自己的女儿伪装成残疾以获得第二次生育机会,结果小安然自己在家玩耍的时候被上门的检查人员发现,为此父亲暴打了小安然。
十多年后,在安然填报高考志愿时,父母认为女孩就应该离家近、方便照顾家,将安然所报的临床医学换为了离家近的护理专业。

image.png

安然大学期间,国家二胎政策开放,父母终于迎来了第二次生育机会,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男孩。
安然面对着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和学校,仍努力学习,想要摆脱家庭的阴影,大学期间甚至没有花过家里的一分钱。
面对抚养弟弟的责任、奋斗多年的梦想,如何处理好责任与情感,安然陷入了困境。
安然的困境来源于父母、来源于重男轻女观念。繁衍后代是一个族群得以延续的关键,是所有生物的本能选择。然而,人类——世界上的高级生命之一,拥有极端复杂而庞大的情感系统。人类的情感告知自己,生育不仅仅是为了完成繁衍后代、延续族群的任务,而是人类的内心渴望着血浓于水的亲情,渴望着享受天伦之乐,渴望着自己与这个世界建立新的联系,渴望看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寄托在后代身上并不断延续。

显然,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不是这样。女儿将来是要嫁出去的,要成为别人家的儿媳,将来的孙子也不能冠自己的姓,自己家的香火就断了。儿子是全家的希望,儿子承担着延续香火和为自己养老的重任,从小就需严加管教,将来获得成功就能为家撑面子。从一开始,父母对儿女的期待就完全不同,所以女儿的学业事业都可以被牺牲,女儿不需要有多么大的成就,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嫁好,能够照顾好家庭里里外外大小事务。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千年来中国宗法制传承的深远影响,始终在代代中国人之间传承,而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当今社会,在受过教育的90后、00后群体,也依然存在。
现代社会的男女平等,是公正、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看作是同等的独立生命个体,不会因为性别限定一个人的能力、职业和家庭角色。

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普及男女平等思想的进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在真正男女平等的时代来临之前,我们要做的首先是公正、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同样地严格要求、细心对待,将他们培养为有责任心、有理想、有道德的人,拥有幸福的人生。

 不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期待。

image.png


《养育男孩》


image.png

作者:[澳]史蒂夫·比达尔夫

演播:中信书院

简介:千万不要觉得你家的小宝贝还只是个孩子,就是这个男孩,他终有一天成为一位兼具责任感和成熟魅力的顶天立地男子汉。这一隐秘而巨大的变化,正发生在你与之共同生活的十几年间。男孩身上与生俱来的男性气质,是作为家长的你一定不能忽略的:了解男孩成长过程的三个关键阶段,培养他所有积极正面的品质,在适当的时候让最合适的人陪伴他、影响他,引领他成长……数年后,作为父母,我们将为此而收获骄傲!

《与女儿共舞》


image.png

作者:王小鹰

演播:沐雨初晴

简介:养女儿这桩事情跟写小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都要用心,都要充满激情,都要仔细观察,都要绞尽脑汁都非常艰苦又都非常快乐。人们把写小说归于艺术创作,人们却没认识到养育女儿其实也是非常艺术的,甚至比写文章更艺术。如果我们将艺术的精神贯穿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那么我们的生命会更充沛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