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攻城前将士们纷纷写下遗书……这支队伍摧锋陷阵如铁之坚,黎春讲述丨红色印记第7集

发布时间:May 11, 2021 | 作者:荥经县博物馆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家文物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网信办共同开展全国革命文物百佳讲述人遴选和展示推介工作。依托相关内容,联合推出大型融媒体报道节目《红色印记——百件革命文物的声音档案》,在中国之声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央广网、云听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推出。100位讲述人,用“最美声音”,重现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传递文物承载的革命精神。

image.png

图为叶挺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使用过的指挥刀(1925—1926)


广东肇庆西江畔,有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南方园林庭院式建筑“阅江楼”,站在楼上远眺,江水自楼前滔滔东去,对岸是连绵的青山。1925年11月21日,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支正规武装——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四团在这里正式成立,1926年1月更名为第四军独立团。


image.png

图为筹建独立团时的阅江楼(自从第四军独立团驻扎肇庆后,阅江楼就成了独立团团部,挂着“国民革命第四军独立团”的牌子,左有“党纪如铁”,右有“军令如山”的匾额。)


image.png

图为广东省肇庆市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


独立团组建仅半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影响下,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时任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军事负责人的周恩来为独立团送行,除了叮嘱他们要加强党的领导、奋勇杀敌,还专门与叶挺相约:饮马长江,武汉见面。

image.png

图为绘画记录周恩来召开独立团连以上党员干部会议。(1926年5月1日,叶挺率领独立团由肇庆、新会出发,在广州集结。周恩来代表中共广东区委,在广州叶家祠召集独立团连以上干部会议,做出重要指示,“要起先锋作用、模范作用、骨干作用;你们的任务很重要,一定要打胜仗”,最后用“饮马长江”激励独立团将士。)


独立团由共产党员叶挺担任团长,因此这个团也被人们称为“叶挺独立团”,全团有2000多人,设有三个营及两个直辖队。广东省肇庆市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讲解员曾泰介绍说,虽然刚刚成立不久,但部队纪律严明却已名声在外。


独立团要求各级军官和士兵严格执行“三不”——不拉夫、不扰民、不筹款;军官做到“无三金”也就是没有金戒指、没有金牙、没有金丝眼镜。


image.png


图为独立团士兵训练时的照片。(独立团强化军事训练,实行“三讲四操”——三讲:上午一次政治课,下午一次军事课,晚上一次列队评讲;四操:早晨一次早操;上下午各一次军事操,黄昏一次体操。)


叶挺身佩指挥刀,冒着炎热的天气急行军,当时全团只有一匹白马,给生病的人骑着,他和战士一样走路。抵达湖南安仁后,面对即将到来的硬仗,他对各个营长说:“我们是人民的武力,又是北伐的先遣队,我们不但代表了广东革命军,而且代表了中国共产党。这是第一次打仗,我们一定要打胜。”


image.png

图为叶挺在肇庆组建独立团时期的照片


他指挥部队奋勇向前,击败了六倍于己的敌军。独立团首战大捷,稳定了湖南战局,也为北伐奠定了基础。随后,叶挺率兵继续北上,先后占领了浏阳、平江,瓦解了敌人的防线。军阀吴佩孚听说叶挺的队伍马上就要打到武汉,顿时慌了神,下令部队要不惜一切代价死守军事要地汀泗桥。汀泗桥是湖北咸宁的一个小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武汉三镇的南大门,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8月26日清晨战斗打响,北伐军将士从汀泗桥的正面扑上桥头,吴佩孚的军队占据有利地形,阻击北伐军的进攻。全军上下都焦急万分,千方百计寻找突破口。这时候,叶挺团长想出了妙招。


电视剧《叶挺将军》片段:


叶挺:诸位汀泗桥从正面强攻必然要失败,前面一片开阔地并布满了障碍物,欲将这险恶的防守阵地从3万敌军手中夺下,必须出其不意,我已探明了一条小道,可以迂回到敌人的背后。


于是,在当地农民的带领下,叶挺、周士第带领独立团二营、三营成功绕到敌人背后,与正面主攻部队前后夹击,一举攻下汀泗桥。这回,吴佩孚的武汉老巢只剩下最后一道防线了——贺胜桥,不过敌人也更加强大。广东省肇庆市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讲解员曾泰介绍,固守贺胜桥的都是吴佩孚的嫡系精锐,“从来是所向披靡、号称无敌”,此外,还有从汀泗桥退下来的万余人,吴佩孚还亲自布防,构筑了以贺胜桥为纵深的前后三道防线,可谓固若金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