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昨天一群大咖齐聚荥经,商讨发展自然教育这件大事

发布时间:Oct 25, 2020 | 作者:荥经县文化馆


10月24日早上九点,伴随着悦耳的森林乐曲,首届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研讨会暨中国(四川)第四届森林自然教育大会在荥经县拉开帷幕。屏幕上,森林、溪流、飞鸟等动画场景随光影流动,如梦似幻;舞台上,装扮成大熊猫的小演员,在清脆的笛声中愉快玩耍。来自全国各地相关领域负责人、专家齐聚于此,围绕生态环境保护、自然教育探索、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等主题进行探讨交流。

图片


   开幕式上进行了以下事项 

省林草局发布《关于推进全民自然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

2020“四川省自然教育基地”代表授牌。

微信图片_20201211154105.jpg


通报表扬20位首届“最受欢迎自然教育导师”并颁发证书。

微信图片_20201211154111.jpg


自然教育人才培养基地授牌,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授予绵阳师范学院“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授予荥经县人民政府丝路沙都自然教育大本营项目“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实训基地”。


微信图片_20201211154117.jpg


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管理分局与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了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载体的成渝双城经济圈自然教育共建共享合作机制。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成都高新区教科院分别与荥经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拉开四川自然教育“校地共建”的大幕。




   该研讨会为何在荥经举行? 

首届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研讨会暨中国(四川)第四届森林自然教育大会承办地为何选荥经?这源于荥经的有足够的自然教育底气!

荥经县,是大相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种群的重要栖息地,通过3年多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形成了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格局,生态保护、产业培育、项目建设等全面围绕国家公园建设进行,创造了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建设为主体的国家公园+政府+在地居民的“NPL”园地共建模式。

近年来,荥经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把自然教育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切入和载体,全力打造成渝地区自然教育第一县。

 

微信图片_20201211154124.jpg



优势明显,荥经有发展自然教育的“本底”:


荥经县森林覆盖率跃居四川省第一位,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有野生动物295种、乔灌木357种,有世界上最大的30万亩野生珙桐林,森林覆盖率达到80.3%。



荥经历史文化丰厚、生物群落多样、生态资源优良,有千年古刹云峰寺、千年古道茶马古道、千年古城严道遗址等独一无二的人文遗产,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砂烧制技艺、棒棒鸡、挞挞面等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有毛主席警卫员胡长保牺牲地、红四方面军羊子岭狙击战役等独树一帜的红色文化,有森林覆盖率全川第一、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国家级森林公园龙苍沟等众多生态名片。



荥经有发展自然教育的“平台”:


荥经县坚持全域自然教育与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建设和文旅产业相互融合、双重创新、交互驱动,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探索推进国家公园+政府+在地居民“NPL”园地共建模式,加快推进总投资220亿元的牛背山、中国桌山(龙苍沟)、云峰山、中国黑砂城“三山一城”文旅产业园区建设,完成丝路砂都自然教育大本营、古城田野自然学校、熊猫森林国际探索学校、大相岭茶马古道“一营地两学校一古道”建设,荥经县被评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自然教育先行试验区,大相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创建成为四川(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被列入国家生态环境部第五批自然教育学校试点名单,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被评定为“首批大熊猫国家公园六大自然教育基地”。



同时,会议期间,荥经县丝路砂都自然教育大本营、古城田野自然学校、熊猫国际探索学校等项目将集中亮相,为与会嘉宾全方位立体呈现出利用城市建筑、田野乡村、保护区宣教中心等不同设施、不同场景下的自然教育项目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