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四家真迹汇集,70%珍品首次展出!
发布时间:Aug 8, 2025 | 作者:
重磅展览
汇集明四家
沈周、文徵明
唐伯虎、仇英
真迹
更有
董其昌、李言恭、卓明卿、宋世恩
合作扇页
……
天博宝藏文物集体亮相
70%为首次展出
时有微凉意
天津博物馆扇文化主题展
正在展出
展品类型涵盖
羽扇、纨扇、折扇
扇面书画、缂丝、古籍
……
现场布置特别漂亮
光影、声音、气味等结合
营造出多位一体的
沉浸式观展氛围
中国扇的源流可溯至三千年前殷商时期的仪仗“翣”,这柄承载礼制威严的羽扇,悄然开启了东方扇文化的长河。秦汉以降,纨扇渐成风雅之器,至唐宋更臻鼎盛。及至明清,随着折扇传入中国,扇面艺术及制扇工艺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
中国扇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扇子不仅是引风祛暑的实用之物,更是文人雅士寄情抒怀、挥洒丹青的独特载体。
天津博物馆馆藏扇类文物典藏丰厚、类型广泛。此次展览在深度挖掘馆藏的基础上,创新性地以“中国扇文化”为脉络核心,深入解读扇子的历史演变与精妙工艺,展示扇面书画的笔墨神韵,讲述扇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集中呈现其跨越古今的永恒魅力与蓬勃生机。
下面和文博圈小编一起
看看展览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扇源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扇子的种类和用途都在不断的演变,扇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扇子种类繁多、造型精巧,经过名人雅士挥毫题墨、能工巧匠精心雕琢,成为集诗、书、画、雕刻于一体的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式美学。
清 御题恽寿平画册诗意竹骨扇
折扇竹骨,共17支,骨轴为球状。格景扇,是利用外露的固定扇骨将扇面空间区隔成数段的一种特殊扇制。此扇两面均为行书题诗,间隔山水小景,共8幅,诗词清新、书法俊秀、画笔生动。
清 恽寿平 花卉图扇页
此册为山水、花卉扇面合册。此四开,分别绘竹石、菊花、桃花鸢尾。在花卉的创作上作者以潇洒秀逸的用笔直接点蘸颜色敷染成画,花叶筋脉向背清晰,形神兼备,天趣盎然,色彩明媚雅丽,体现了画家笔法秀逸,格调高雅的艺术特色。
清 张兆祥 蝴蝶图团扇
张兆祥(1852-1908),字和庵,清末天津地区重要画家。其绘画技艺注重中西结合,将恽南田没骨画技法与西洋光影造型融为一体。擅画花卉、翎毛,特别注重实物写生和细节刻画。此扇面工笔绘蝴蝶,备极工致,富有真实感。
近代 祁崐山水团扇
第二部分
扇韵
扇面绘画,集万里江山于方寸,成墨白风姿于咫尺。中国扇面书画艺术源远流长,以小见大,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历代文人在咫尺扇面上挥毫弄墨,盈尺之间,山水花鸟,巧思而生;深浅虚实,笔致毫发,可一窥中国书画之韵味。
明四家金笺山水图扇页
明沈周山水扇页
扇页自题:“谷口人初到,凉风吹暮烟。树疏星欲下,壑浅月能全。鸟语长桥外,溪流曲径边。一灯行远影,山色入画前。沈周。”
明文徵明山水扇页
扇页自题:“绿树浓烟合,斜阳在远山。寻诗江浒上,独坐不知还。徵明。”钤“徵明”印。扇页有张灵题七言诗一首。
明唐寅山水人物扇页
扇页款署:“正德辛巳春苏台唐寅。”图绘远景烟波浩渺,近景两位高士对坐闲谈,笔触细腻,意境幽深。
明仇英山水人物扇页
扇页款署:“实父仇英制”。图绘一高士临流而坐,表现出文人闲适自得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情趣。
明 周之冕梅竹翠鸟图扇页
周之冕(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明隆庆、万历年间(1567-1620),字服卿,号少谷,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周之冕擅长写意花鸟,写生功力深厚,作品生动传神。其所绘花卉,勾染点簇,兼工带写,自成一家,世称“勾花点叶法”。
梅花竹石是明清花鸟画的常见题材,小鸟的加入使画面更为生动活泼。画家适应折扇形制的需求构图,秀石、竹叶集中描绘于画面的右侧,梅花枝杈向左侧伸展,翠鸟立于花枝之上并成为画面的中心。墨笔写出石头轮廓,赭石与墨色的结合染出其质地与体量;竹叶梅花以双钩填色绘就,枝干用墨写出;翠鸟采用写意笔法完成,寥寥数笔即将爪抓枝干侧首张望的翠鸟再现图中。
清 任颐花鸟团扇页
明 董其昌、李言恭、卓明卿、宋世恩合作扇页
清 吴昌硕设色花果湘妃竹骨扇
第三部分
扇语
在中国古代工艺中,扇子是极为特殊的一个品类。它既是百姓消夏纳凉的必备器物,也是流行于文人雅士、香闺绣阁、达官显贵之间的雅玩;既具有朴素实用的日用功能,又在历史演变中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扇面徐徐展开,“扇·语”娓娓道来。
缂丝是一种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通过古老而繁复的“回纬”技法来织造的平纹织物。
此件缂丝在淡褐色背底中缂织出青山绿水,亭台楼阁,祥云缭绕,仙鹤起舞,仿佛仙境一般。人物以王母娘娘、八仙、福、禄、寿三星、麻姑和和合二仙为主,描绘的是在蟠桃成熟的三月三,王母娘娘大摆寿宴,邀请群仙赴蟠桃盛会为她祝寿。画面中 王母乘凤于云间,后有侍女持扇。下部则是群仙欲往瑶池为王母祝寿的场景。缂丝中神仙人物虽多,但神态各异生动传神。仙人、青山、绿水、巨树、花草等各个景致都是先织出轮廓,细微处再用笔描绘,整幅作品用色淡雅,人物背景布局合理,十分精美。
由白寿山石依势雕成。前山巅出峰三座,山坳处精舍两重,枕双峰而设。山左缘级而上,树木重叠处,一弯溪水泻下过木桥,桥边一老翁持扇闲坐,肘下压书两函。山右有竹楼矗深潭边,旁藏一茅舍通山后。整座石山造型优美,意境深邃,巧夺天工。山右侧下角镌一方形小印,朱文汉篆"汪洙"二字。
清 陈字闲步赏莲图轴
清 佚名豳风图卷
周边文创
此次配合展览主题,天博推出多款文创新品。这些文创产品品类丰富,既有萌态可掬的毛绒玩偶、精美雅致的冰箱贴,也有兼具实用与美感的团扇、折扇等物品,唤醒你的美学DNA。
同时,文创咖啡厅从馆藏文物中汲取灵感,推出了新款糕点。这个夏天欢迎您到天博,逛展览、选文创,逃离暑热、chill一“夏”!
导览手册、拍照小卡、文创印章!
- 上一篇: 最新《文物保护法》——每日一条对照
- 下一篇: 抟泥化万物丨陶土里的“女神范”,哪种风格最合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