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丨“神面四器”档案大揭秘
发布时间:Jul 11, 2025 | 作者:
“器以载道,以物补史”。三千年前,鄂国在随枣走廊上成为铸就中国礼乐文明和青铜冶铸的辉煌的群星之一,其留下的灿烂文化遗产中,“神面四器”可谓翘楚。何为“神面”?分别又有哪四器?还有哪些秘密?今天让我们跨过时光的长河,走进成都博物馆,来到展柜面前,一起揭秘这组千年瑰宝。 #档案一# 神面纹尊 基本信息 整体解析 器型 侈口、方唇 中腹微鼓,圈足较高 器身 有四道对称的扉棱 前、后扉棱中各有一卷鼻象首 (扉棱是青铜器或瓷器上常见的一种装饰,一般为凸出的条状,用来将器物上连续的图案分割开来,后纯用于器物的装饰。) 口沿 装饰有蕉叶状倒立虺纹 腹部 装饰“神面纹” 神面鼓目卷角,双耳坚起 圈足 装饰有相向卷曲的虺纹 “一首双身” 精彩看点 神面尊的装饰格局与神面卣完全一致,且三段式的结构同样具有构建上的对应性:腹部为母题“神面纹”,神面包括口、嘴角、鼻、眉眼、“M”形外翘耳。 #档案二# 神面纹卣(yǒu)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纹饰解析 “神面纹”主要指构图与兽面纹基本相同而具体部件略有差异的想象动物纹样,鼻眼近于人形,由鼻翼到面部圆润地隆起,眼睑的结构近似于人目而与兽面纹不同,因之给人以亲和之感而无兽面纹的威严与诡异。 “神面纹”眼部结构丰富,可清楚看到上下眼睑、内外眦、虹膜、巩膜、瞳孔等结构。 精彩看点 随州羊子山神面卣两件成对,造型、纹饰和工艺一致,唯大小有别,与神面尊共同组成高等级青铜礼器组合“一尊两卣”。 #档案三# 神面纹方罍(léi) 基本信息 纹饰解析 罍盖 单脊四坡屋顶状,也称为“庑殿顶式” 盖脊中央有一钮,上为相对的圆雕鸟首 盖四面高浮雕神面纹。 罍身 方体,直口,溜肩,深腹,方圈足 器口四面浅浮雕龙纹 两侧有对称兽首衔环耳 腹部四隅装饰有鸟形长扉棱 有双目和钩喙 正背面的上腹部是以象鼻为中线 两侧面则以钩状长扉棱为中线 对称展开神面纹 下腹部饰兽面纹 圈足四面饰一对“一首双身”虺纹 内有铃 精彩看点 青铜器的是由铜、铅、锡等金属物质组成的一种合金制品,由于时间久远,或受空气,或在地下受到酸、碱侵蚀,铜器表面发生氧化或硫化,又因冶炼技术、胎色不一、埋藏条件等原因,使得其产生出绿、蓝、红、黄等各式各样不同颜色的铜锈。 “神面四器”便因受随州当地独特的地质、水质等埋藏条件的影响,部分器身表面形成“蓝锈”。这种蓝锈在南方地区非常少见,它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和碱式碳酸铜,这种蓝绿色结晶状的锈也是随州地区青铜器一种明显的特征性锈层。 随州羊子山下埋葬千年的瑰丽宝器展示着中国古代智慧与科技的结晶。如今,我们走进成都博物馆“大备盛德”展览,一起透过这些“吉金”,共同见证岁月对话历史,感悟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之美。 立足成都 博览天下 成都博物馆 撰稿:杨硕 编辑:唐澜芯 校稿:魏敏 王苒滢 王立 审稿:黄晓枫 更多内容 请关注成都博物馆
- 上一篇: 看展 | 技艺:青铜铸造的精工巧思
- 下一篇: 这个展览有童趣,又有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