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会“带货”还能“开演唱会”,太赞了

发布时间:Apr 18, 2025 | 作者:


图片

最新文物资讯

就在“文物陕西”

点亮星标!即刻获取更多信息



琥珀色的眼瞳

映照过大唐西市罗马金币流转的辉光
耸立的驼峰间驮载的不只是货物
也是历史与岁月
正在宁波博物院展出的酒神图驮囊陶骆驼近日出圈了一把。
图片
当宁波博物院展出的酒神图驮囊陶骆驼掀起“丝路热”时,千里之外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里的西部机场博物馆中,彩绘陶载丝骆驼也迎来了络绎不绝的观众。
相隔千山万水,一峰驮着“希腊酒神”,一峰载满东方丝绸,这两峰“丝路骆驼”跨越时空的遥望,揭开了陕西出土骆驼文物背后的传奇,展示了千年驼铃交织出的丝路文明。

01

在机场遇见“沙漠之舟“

在西部机场博物馆四方馆“长安·常安——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出土文物与古代长安”展中,一峰看似毫不起眼的陶制骆驼,在西部机场博物馆讲解志愿者罗巍口中,似乎真正活了过来。

“这件骆驼俑,2023年出土于西安机场三期扩建油库项目北周开国皇帝宇文觉墓。宇文觉在位8个月就被废黜杀害,是开国皇帝中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位……”罗巍引经据典,详细讲述了这位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开国皇帝的故事后,话锋一转又落回了面前这峰朴实的骆驼身上,“大家能在这件骆驼俑上‘读’到什么?”


图片


观众们好奇地仔细打量展柜中最小的那一峰骆驼,除了描述古丝绸之路上商贾以骆驼运送丝绸的场景,不知道它身上还藏着什么秘密。

“这是单峰驼。”罗巍没有卖关子太久,“在这个展柜里的两件骆驼俑,都是单峰驼。”

单峰驼主要产自印度和东亚地区,现今大众熟悉的双峰驼则主要产自西亚和北非。


02

单峰VS双峰

西部机场博物馆展出的这件骆驼俑,驼峰两侧搭有驮架,上驮有成束的丝绸。这正对应着丝绸之路开通后,骆驼逐渐成为丝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的史实,是丝路交流早期重要见证。
在这件骆驼俑的两侧还有类似地毯一样的物品,以及两块板状物。它们能用于遮盖或是用来在日常行走时悬挂物品,再有就是用来搭建旅途中简易休息的帐篷。

图片

◐彩绘陶载丝骆驼·北周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一般认为,距今5000年至4000年前,骆驼在中西亚地区及北非荒漠地区被驯化,最晚约在战国时期进入中国内陆。它能适应艰苦恶劣的环境,驼峰中储存脂肪可供能量消耗,没有饮用水的情况下能存活两周,没有食物也可活一个月之久。
不仅如此,骆驼还能在沙漠中寻到深藏地下的水脉,对即将到来的沙暴进行预警。因而数千年来跟着人类踏过冰原荒漠、穿行绝域禁地运输物资,成为了丝路商贸往来的重要运输工具。

“自敦煌西,渡流沙往外国,沙石千余里,中无水。时则有伏流处,人莫能知。骆驼知水脉,过其处辄停不肯行,以足踏地。人于其踏处掘之,辄得水。”

——西晋《博物志》

“风之所至,老驼预知之,即嗔而聚立,埋其口鼻于沙中。人每以为候,亦即将毡拥蔽鼻口。其风迅駃,斯须过尽。若不防者,必至危毙。”

——北史·西域传》

在出土的骆驼俑中,单峰驼俑较为少见。
这是因为单峰驼主要产于阿拉伯和北非等地,擅长途奔袭,而生活在高纬度、高海拔环境的双峰驼虽然速度稍逊一筹,但对于极端天气耐力更强,也更经常被丝路往来商队选中。
因此,进入中国的骆驼大多是双峰驼。

图片

◐彩绘陶驮囊骆驼俑·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03

丝路贯通途


与想象中汉长安城外驼铃声声、驼队蜿蜒的景象不一样,汉代时中原地区大部分人对骆驼还是很陌生的。


“骡驴馲驼,北狄之常畜也,中国所鲜……”西汉桓宽《盐铁论》中提到,骆驼是中原鲜见的牲畜,当时是被西域诸国进献给皇帝的珍兽。


悬泉汉简《康居王使者册》中也有记载,康居王与苏薤王遣使进献骆驼于汉朝皇帝,路过敦煌时受到当地官吏的重视,将所贡骆驼的多种特征记录在册。


究其原因,大约是丝绸之路在河西走廊的部分绿洲戈壁更多,所以主要还是使用马匹作为运输工具。

这一时期的骆驼形象造型质朴、细节刻画粗糙,都是因为时人对其形象陌生的缘故。

汉之后直至盛唐之时万邦来朝,西域各国与大唐往来密切,骆驼也成了人们司空见惯的动物,工匠手下的骆驼也愈加精致、细腻生动。


图片

◐跪起骆驼·北周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图片
◐黄釉骆驼陶俑·唐
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藏

04

驼背上的微世界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葛承雍教授曾说过,汉代墓葬出土的各类材质骆驼艺术品还是少量的,从北朝到隋唐的骆驼造型艺术品则是大量的,不仅有陶骆驼、三彩釉骆驼,还有冶铸的金属骆驼。

图片

◐载丝骆驼俑·西魏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图片

◐灰陶大骆驼·西汉

西安博物院藏

图片

图片

◐唐铜胡人骑驼俑

西安博物院藏

青铜质骑驼较少,且胡人骑在骆驼上挥鞭赶路的动态形象更是鲜有。
图片
◐单体金、银骆驼

秦陵单体金、银骆驼塑像造型极为写实逼真,就连发达的驼蹄蹄趾都被刻画了出来,这是我国东周秦汉骆驼题材文物中的特例。

隋唐骆驼大量涌入,自唐以后骆驼在中国北方和西北成为了与马牛一样的普通牲畜,王公贵胄以其充作仪仗,商人农民以其运输货物,直至近代。

你是否好奇过,宽阔厚实的驼背上究竟都搭载了什么?

图片

◐载阮骆驼·西魏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图片

图片

◐唐三彩载物卧驼俑
西安博物院藏
2002年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的三彩载物骆驼,能够直观看到的货物里有中国特色的白色花口盘、蓝色的生丝、白色单柄凤首壶以及名贵的象牙等物品。
图片
◐唐郑仁泰墓载物骆驼俑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图片

◐彩绘胡人骑卧驼俑·唐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图片

彩绘骑驼小憩俑·唐

西安博物院藏
在载物和人之外,驼背上还出现了排解漫长旅途寂寞时光的乐人和乐队。

图片

唐三彩骑驼奏乐俑

在唐代欣赏胡人乐舞是一种流行风尚,这件唐三彩俑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社会风俗。

图片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陶俑色彩明快华丽,蓝绿褐白等多彩并施,系唐三彩俑中的代表之作。这件俑系分塑合成,骆驼和乐舞俑独立塑成然后组装,整体造型纷繁而不显杂乱、严谨而不失灵动,实为中国古代陶俑艺术中的极品,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禁止出境文物名单。

图片


图片

常常与骆驼俑一同出现的还有骑驼胡人俑或牵驼胡人俑,他们均为典型的胡人外貌。载物骆驼或背负帐架,或满载丝绸及货物,将胡人在中原进行贸易的景象刻画地惟妙惟肖。
图片
唐三彩胡人牵单峰驼俑

咸阳博物院藏

图片

◐唐彩绘陶牵驼俑及骆驼俑

陕西考古博物馆藏

图源 /  @路客看见

千百年来,瓷器茶叶、丝绸香料等通过驼背往来流转,让世界见识了东方古国的神韵。如今在博物馆里凝望这些静默的驼俑时,耳边仿佛还能听到丝路古道上悠远的驼铃声在时空深处回荡。

* 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物陕西”微信公众号 *

  ·  文   物   陕  西 · 

采  编 | 段  杨
审  核 | 屹  夫

MORE
更多精彩

图片手铲之下……

图片招聘

图片陕西“四普”进行时 | 榆林新登记文物点867处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