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说文解物 | 曲柄铜匕:贵族餐桌上的“低调贵族”

发布时间:Feb 21, 2025 | 作者:




曲柄铜匕 ·战国 四川博物院藏


在新都马家木椁墓中,出土了一种令人倍感亲切的珍贵青铜器。它头部呈勺形,柄部细长且微曲,初见之下,不禁让人联想到我们日常使用的餐匙。

那么,这件器物究竟何名?它是否真的如我们所想,承担着餐匙的功能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01 美观实用的金色瑰宝

这种器物名叫“曲柄铜匕”。看到“匕”字,许多人首先联想到的是“匕首”一词,然而“匕”和“匕首”是两种不同的器物,可不要弄混了。新都马家木椁墓共出土了五件曲柄铜匕,大小、形制、纹饰完全相同。


摄影 ·刘小龙


这些铜匕长25厘米,宽4.4厘米,其勺部设计成桃形,内凹,便于盛物,上面饰以精巧的凤纹,彰显了古代工匠的卓越技艺与独特审美。柄部扁平且微曲,中部镶嵌着菱形纹饰,柄的末端则呈方形,上面雕刻着细腻的凤纹,空隙之处则以方格纹巧妙填充,美观实用。

和大多数出自新都马家木椁墓腰坑中的青铜器一样,这五件曲柄铜匕在历经千年岁月后,依旧闪耀着迷人的金色光芒。



 02 食器与礼制的双重功能 

关于匕,《说文解字·匕部》记载:“匕亦所以用比取饭。”清代说文大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阐释:“匕即今日之饭匙”,也就是今日吃饭用的勺。由此可见,匕的主要功能是作为饮食工具中的挹取器,即将食物从器皿中舀出来的工具。考古发现中,匕常与炊具、饮食器配套出现,比如置于鬲(lì)、簋(guǐ)等容器中,其作为饮食器具的用途是显而易见的。



和之前介绍的铜敦、铜豆一样,曲柄铜匕同样承载着礼制的功能。《仪礼》中记载:“匕俎从设,执匕者执俎者从鼎而入,设之,匕所以别出牲体也,俎所以载也”。其意为在宴饮和祭礼中,用匕将鼎中肉食取出放于俎上。《金文常用字典》里也记载:“以古之祭祀享食必体解其肉之胖,既大,故须以匕载之”。即匕被用来把大块的肉分割成小块,以便于祭祀。新都马家木椁墓中出土的曲柄铜匕首部似桃形,前端尖利,其设计正是为了便于割肉取肉。



03 墓主身份的重要象征

匕,作为商周时期重要的挹取器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早期,人们主要使用骨匕或木匕来取食。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兴起与发展,青铜匕逐渐崭露头角,取代了骨匕和木匕,成为贵族阶层重要的食器。

铜匕不仅是一件实用器物,更作为青铜礼器,象征着墓主人的等级、身份与地位。《礼记》中详细记载了匕的材质、尺寸及使用场合,如“枇以桑长三尺,或曰五尺”,“毕用桑,长三尺刊其柄与末”,其中的“枇”和“毕”是不同类型匕的名称,大意为捞取祭祀用牲肉的木勺要用桑木制成,长三尺,或者五尺;木叉也要用桑木制成,叉柄与叉尖都要削得小一点。这显示了匕在礼制中的严格规定。

此外,有学者对有青铜匕出土且有明确背景的墓葬进行了统计,发现男性墓主多为国君及氏族部落首领,这一发现也从侧面印证了新都马家木椁墓墓主身份地位之显赫。

从下一期起,我们将带您走进中国长江流域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重要文化遗址。这里不仅是长江流域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更凭借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荣登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列,敬请期待。



参考 文献

[1]四川省博物馆、新都县文物管理所:《四川新都战国木椁墓》,《文物》1981年第6期。

[2]杜廼松:《青铜匕、勺、斗考辨》,《文物》1991年第3期。

[3]马怡宁:《商周时期青铜匕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年4月。


推荐 阅读

说文解物 | 青铜豆里看历史:品味古人的精致生活与礼仪文化 

说文解物 |青铜敦:古蜀王族餐桌上的“奢侈品”

说文解物|铜壶的古蜀岁月

说文解物 | 味蕾之旅:古蜀青铜饮食器背后的美食奥秘

说文解物 | 斧斤之光:青铜工具映照下的古蜀生活图景


责编:吴晓燕

终审:谢丹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