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这份硬核养老防骗锦囊请收好!
发布时间:Jun 1, 2022 | 作者:荥经县图书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诈骗现象无孔不入 养老诈骗更是层出不穷 作为老年人如何防诈骗呢 请收好这份锦囊 养老诈骗常见类型 No.1 提供虚假养老服务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利用上门照料、机构托管、提供床位等形式,通过诱骗中老年人签订合同、缴纳会费、购买养老床位、预交养老服务费用等手段,非法占有他人钱财,涉嫌合同诈骗、普通诈骗。 No.2 投资虚假养老项目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以投资养老保险项目、投资开办养老院、购买养老公寓、入股养生基地、售后定期返点、高额分红等方式,涉嫌诱骗中老年人参与非法集资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No.3 销售虚假养老产品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通过提供免费旅游观光、情感陪护、虚假宣传等手段,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会议营销、养生讲座等方式,诱骗中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的保健品或者假冒伪劣产品,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普通诈骗。 No.4 虚假宣称以房养老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通过养老形式讲解和推介,诱骗老年人形成房屋产权“倒按揭”消费理念,与中老年人非法签订房产抵押担保的借贷合同或相关协议,诱骗中老年人将抵押房屋获得的资金购买其推介的所谓理财产品,从而进行诈骗或者非法集资。 No.5 虚假代办养老保险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银行、保险机构的工作人员虚构或夸大保险项目收益,隐瞒保险理赔真实程序,设置陷阱,诱导消费,涉嫌合同诈骗;有则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以代办“提前退休”“养老保险”等由,收取中老年人的材料费、好处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受害人交纳的保险金。 No.6 开展虚假养老帮扶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假借义务诊疗、心理关爱、直播陪护、慈善捐助志愿者服务、组织文化活动等形式获得中老年人的信任后,以多种形式对中老年人实施诈骗。 No.7 “保健品”骗局 “投资理财”骗局受害人以老年人居多,通过赠送小礼物等,吸引老年人目光,接着以开推介会、知识讲座等方式,虚构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投资项目,编造虚假文件,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的特点骗取信任,随后以高利息、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来使得老年人投资,甚至以拉人头投资可以享受提前返利等形式诱骗老年人加大投入或者拉人投资,进行非法集资,最后用老年人投资的钱进行部分返利后潜逃。 No.8 “低价旅游”骗局 “低价旅游“骗局,骗子往往利用老年人外出游玩的热情及节俭的生活习惯,以不合理的低价甚至免费组织旅游活动,吸引老年人参加组团,随后,在旅游过程中安排各种购物环节,将商品以远高于市场价格卖给老年人进行牟利。 No.9 “黄昏恋”骗局 “黄昏恋”骗局其实就是“杀猪盘”骗局的一种,主要针对独身老人,通过网络发展成为网恋后,通过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随后拉黑对方,完成诈骗。 No.10 冒充公检法骗局 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员,伪造“红头文件”,利用老年人法律意识低和恐慌心理,称要执行逮捕,须缴纳保障金自证清白。 No.11 回收藏品 "以低换高",不法分子将廉价的工艺品包装后,换购老年人手中的高价收藏品;"高价回购",不法分子谎称购买指定藏品一定期限后,可以被高价回收或得到高额返利,诱骗老年人购买;"定期返利",不法分子以投资藏品、销售分成等名义,宣传保本高额返息,诱骗老年人投资;"代为拍卖",不法分子以召开拍卖会、展销会等名义,骗取鉴定费、展览费、拍卖预收费等费用。 “擦亮眼睛”,识别犯罪分子常见套路: 第一步:免费礼品引诱老年人参与活动、讲座 (以免费鸡蛋、面条、油、米等为诱饵,吸引老人参与) 第二步:打亲情牌博取老人信任 (一对一与老人进行聊天,为老人削水果、洗脚,带老人免费旅游,生日送礼物等等,温柔陷阱博取老人信任) 第三步:夸大效果或回报忽悠老人 (利用前期建立的信任,虚构项目、伪造资质,以虚假承诺的保本保息、高额回报,忽悠老年人投资) 编辑:彭明铭 审核:郑娟